第一百四十三章-《从凡人国君到仙道人皇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写完这些拼音字母表,他便开始书写其它内容。
    既然是要编写幼童启蒙之书,自是需要方便认读,魏恒所写一部到位,直接将拼音字母表掏出来。
    反正,现成的不用白不用,了不起就是教授治下百姓学习拼音。
    魏国文道不兴,本就是一片空白,不如直接革新。
    魏恒心道,魏国不似其它诸国,国内百姓俱都不识文字。
    他若推行文教,等同从无到有。
    既然如此,直接推行拼音字母与按照列国宣扬文教之法并无太大的区别。
    在他眼中,拼音字母表更胜一筹。
    “眼下,需要将拼音字母传授给一些识字之人,再由他们教授百姓!”魏恒嘀咕一声,已然有了想法。
    朝堂上的大臣对于魏恒的王令言听计从,无论魏恒下达何种王令,官吏俱都一一照办,很少有人反驳。
    不是张丘等大臣不想反驳,而是他们发现自身的智慧远远不如魏恒。
    魏恒每每在大殿说着他们听不懂却极有道理事情,让他们相继意识到自身才疏学浅,除了魏恒的王令去办之外,便是恪守己分。
    这等情况,与列国朝堂颇有不同。
    在其它列国,诸多臣子皆能口若悬河说出众多大道理反驳国君。
    而在魏国,却没有大臣自认学识超过魏恒能够反驳。
    每每魏恒下达王令,其成果和作用皆是刷新他们的认知和见识,之后纷纷恍然原来还能如此去做,一副学到了的样子。
    换言之,在魏恒面前,诸多大臣仿佛是小学生一样,处处面露惊奇。
    .....
    等到他将一本书籍编撰完毕,又拿出一本空白书籍,上书两个大字。
    算学!
    只见他提笔便是123456789等阿拉伯数字,并将九九乘法表等尽数写在上面。
    算学乃是万物之基,无论是农事还是工事皆要用到算学上的内容。
    可是,魏国懂算学的人极少,大部分百姓上街购买东西连个简单的算账都算不明白,使得许多百姓宁愿不买东西也不愿意被骗吃亏。
    此间抑制百姓消费,使得钱财难以流动,对魏恒而言并不是好事。
    他心中清楚,若是百姓只知种田,以魏国土地贫瘠的情况,千百年也难以过上好日子。
    所以,需要发展其它方面,才能改变这种状况。
    如今,纸张造出、活字印刷出现、纺车造出、曲辕犁也在打造的路上。
    有着这些技艺在手,便可大建工坊,给予工钱吸引百姓前来务工。
    在耕地不荒废的前提下,大力发展轻工业。
    眼下列国还不知向行商收税,也不知向他国物品收税,魏国只要造出相应的东西售卖列国行商,便能获取巨大的财富。
    换言之,魏国只需要不停的生产各式各样的东西,便能以此收割列国财富。
    再用获取的财富,购买列国物资壮大自身。
    好比说,千张纸的造价只需要一个刀币,而向列国行商售卖,十张纸便是一个刀币。
    两相对比,足足百倍的利润。
    就算去除其中的开支,也有大几十倍的收益。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