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现在只剩两千多军心大损,毫无战力的残兵败将,所能倚仗的,只有庞乐的千余援军而已。 汉军精锐,今日又大胜一场,若倾力来攻,他根本不可能守得住。 “你觉得如何?” 赵韪将目光投向庞乐。 那千余兵马是庞乐带来的,想要交给张任指挥,自然要问问他的意见。 “公义此言不错。” 庞乐点头赞同,“然而公义今日血战一场,恐力有不逮,设伏之事便交由我来吧。” “庞司马。” 张任诚恳道:“今日之败,皆因我未能挡住汉军而起,请司马给我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吧。” “这......” 庞乐微微一愣,“公义今日鏖战一场,身体还吃得消么?” “可以!” 张任坚定的点点头。 “好吧。” 庞乐见他如此坚持,也不再劝阻。 “那就有劳公义了。” 赵韪等人吃过饭,将此战的经过写成战报,派人给刘焉送去。 刘焉半夜接到赵韪军报,得知先锋的一万兵马一战折损近半,勃然大怒。 “来人!” 刘焉叫来一名亲卫,“传子远过来!” “诺。” 亲卫转身离去。 过了一会,吴懿揉着眼睛走了进来。 吴懿见刘焉面色阴沉,心中一惊。 “牧伯深夜相召,不知所为何事?” 刘焉将战报递给吴懿。 “子远,明日你持我令牌前往赵韪营中,把他给我斩了,以正军规!” “先锋大营那边,由你接手指挥。” “牧伯息怒。” 吴懿没有因为刘焉给他军权而感到喜悦,冷静的看完战报之后,劝道:“敌军狡诈,此非赵司马之罪也。” “临战在即,阵前斩将于军心不利啊。” “况且赵司马麾下之军,皆是蜀地豪强家中之人。” “那些豪强对牧伯本就心怀不服,牧伯若在此时派我接手,恐怕他们心中都会认为,牧伯是在趁机夺走军权,更生嫌隙。” “再者说了,赵司马助牧伯平定贾龙之乱,有功在身,若是因为一场败仗,就要斩他,也不太合适......” 吴懿的一番劝说,让刘焉稍微有些冷静下来。 “那你说说,我当如何处置赵韪?” “臣以为,不如派人严厉申斥一番,令其戴罪立功。” 吴懿道:“如此,赵司马感念牧伯不杀之恩,后必奋力死战!” 刘焉仔细思索一番,点了点头。 “那明日便由你去申斥他吧,之后就不必回来了,留在先锋做个监军。” “臣领命。” 吴懿行礼告退。 刘焉坐在榻上,一遍又一遍的看着战报,越看越气,一个晚上都没睡着。 次日天刚蒙蒙亮,刘焉就着急忙慌的走出帐外,命令大军启程。 中午,蜀军抵达阳平关外,安营扎寨。 吴懿带了一队人马,翻过走马岭,前往赵韪营中。 此时赵韪的心里是又喜又怕。 喜的是,张任今晨是带着一脸鼻涕回来的,而不是血,说明汉军并未乘胜追击。 他已经熬过了最危险的时候。 怕的则是刘焉大军今日便至。 他的另一个危险来了。 下午,吴懿来到赵韪营中,严厉的申斥了他一番。 赵韪乖乖挨训,心里松了一口气。 吴懿骂得好啊。 刘焉还肯骂他,说明就不会再斩他了。 赵韪挨过训,带着吴懿翻过走马岭,亲自前往刘焉营中请罪。 结果自然是又被刘焉臭骂一顿。 赵韪也不反抗,一脸乖巧的接受领导批评。 等到刘焉消气,赵韪道出来意。 “末将营中死伤惨重,兵无战心,恳请牧伯给予援军。” 刘焉一听,刚消下去的气又开始上头。 “一万精锐,一战损失近半,你还有脸来找我要兵?” “滚!给老子滚!” “牧伯,牧伯。” 吴懿连忙上前,陈述厉害。 “马鸣阁道乃是我军进军汉中的要道,汉军小营虽然难打,却也比阳平关要容易。” “眼下汉军或是要看守俘虏,或是要救治伤员,暂时没有过来。” “若是让汉军腾出手来,夺走马鸣阁道大营,我军就只能强攻阳平关了。” “牧伯,三思啊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