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四章-《辽东之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根据规划,这一片区域内将会建成一个庞大的工业区。

    围绕着工业区,将会呈辐射状形成新的中小城市群。

    按照大明的标准中型城市需要人口百万人以上,小城市嘛,从十万人到百万人不等。

    一旦这个构想成功,那么从辽东开始一直到山东。整个环绕渤海的工业带将会连成一体。

    而这个区域之内,公路铁路将会十分密集。那些以农业为主的地区,将会逐步转化为工业城市。

    放下锄头的农民,将会逐步进城转化为工人。

    之所以把新区放在这么广泛的区域之内,那是因为这一片地方开展基础教育比较早。

    最先进入学校的孩子们,如今已经全都成了十八九岁的小伙子。

    这些人虽然平均文化程度不高,但好歹认识字,数学水平说不上有多高,但加减乘除还是能够搞明白的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,可算是工业化的基础。

    用这些人,总比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要好得多。

    工业化之后,环渤海工业区将会连成一片。这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区,从炼钢到做机床再到造军舰,完全可以一条龙服务。

    工业区由北至南,从重工业到轻工业逐步过度。到了山东沿海之后,将会逐步变成轻工业。

    就是老百姓平日里穿的衣服,裤子、鞋,还有各种各样的日用品。

    这些,将会分布在从济南到即墨的广袤区域里面。

    这一片地方,也是大明公路铁路条件相对不错的地方。

    毕竟,山东已经建设了十五年。

    尤其是十年前,开始大修公路之后,汽车已经在河北、京畿、山东、辽东这些地区铺开。

    甚至在天津卫左右的中小城市里面,已经到了村村通公路的地步。

    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建设,即墨港已经成为了大明内地最大的港口。

    每天,都有巨大的轮船从黄岛港开往南海。

    其规模,只是比世界最大的港口新家坡小那么一丢丢。

    虽然北面的旅顺港规模也很大,不过那里是军港。

    来往山东的商用船只,只能走辽河口的大洼港和牛庄港。

    如果有船在军港周围晃悠,轻的被抓回去关几天。重的被扣上一顶间谍的帽子,这辈子就算是废了。

    如果查出来不是大明人,那啥话别说了,伸直了脖子等着挨一刀就好。

    在倭国人和朝鲜人眼里,那一片算是阎王海域。就算是鱼虾再多,也不敢去那里捕鱼。

    至于海盗,这个物种已经在渤海、黄海和东海绝迹了。即便是在广袤的南海,也难寻海盗的踪迹。

    没办法,这些地方都有大明的巡逻舰队。

    虽然只是一些巡逻艇和驱逐舰,但一零五炮和一二零炮,对于海盗来说已经算是重型武器。

    只要被大明海军碰上,那基本上就是十死无生。

    没办法,人家海军船不但火力勐吨位大,速度还远比海盗们的破船要快得多。

    海盗船,好多还都是木帆船。也有一些机帆船,蒸汽机船对他们来说都算是高档次装备。

    “从炼钢开始的重装备制造,我们已经搞了十几年。现在看起来,已经在辽东、河北、京畿、天津形成了规模。

    这些地方的工业能力,可以吊打整个欧洲。

    根据大帅您以前的产业布局,山东的内陆部分以农业矿业为主。而沿海地区,则是以轻工业为主。

    尤其是沿着即墨的工业区里面,各种纺织厂、日用品厂更是一座挨着一座。

    而沿长江的地方,我们还没有那么大能力发展。现在,只有围绕着华亭的地方,形成了产业经济带。

    如果按照您的吩咐,将辽东、河北、天津卫、京畿和山东连成一体。

    那将会大大增加我们的工业能力,将几个地方的产业能力整合成一片。”李浩在地图上,犹如排兵布阵一样的用手勾勒着。

    “饭要一口一口的吃,事情也要一件一件的做。

    从这些地方开始,然后在全国重点扶植一些中心城市。

    例如在西北,我们可以扶植西安。西南可以扶植成都,东南则是广州。

    以这些地方为核心,向四周辐射发展。这样,发展速度就会快上很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