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六章-《辽东之虎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飞艇直飞莫斯科!

    现在的莫斯科机场和莫斯科飞艇乘降场,几乎是连着的。

    远远的,郑森就看到地面上,无数人正在修建巨大的建筑。

    在机场跑道上,并排停着至少十架鲲鹏。还有数十架的是斯图卡,停的也是整整齐齐。

    这种大型轰炸机,可谓是欧洲人的噩梦。

    因为鲲鹏的数量有限,大明并没有将它们投入到战场上直接去轰炸敌军。

    而是作为指挥机和炮兵校射飞机来使用,前者指挥斯图卡,对地面目标进行轰炸。

    后者,则作为校炮飞机查看到炮弹落点之后,对炮弹进行参数修正。

    有了飞机进行炮兵休正之后,大明炮兵的准确率不断提升。

    甚至于只经过短暂的试射之后,炮兵就可以在陌生地域准确掀翻敌军的碉堡。

    这种本事,别的国家军队可没有。

    就连炮兵出身的拿破仑领导下的法军,也没有这样准确射击的本事。

    而且有了鲲鹏的指挥之后,斯图卡的战斗效率,也是大大提高。

    无线电还是大问题,目前的无线电设备还是太大,太重。

    鲲鹏上倒是可以装得下,也载得动。

    可斯图卡上面不行,如果斯图卡上面有富裕的负载盈余,设计师们第一时间是想着扩大油箱,又或者是装更大个的炸弹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斯图卡的航程还是太短了。只有四百公里多一点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这是一款标准的前线飞机。在前线要有合格的飞机场,才能让斯图卡频繁的起飞战斗。

    不过斯图卡的设计师们,倒是废了很大的工夫对斯图卡进行各项改进。以至于现在的斯图卡,并不怎么挑机场。

    即便是没有柏油或者混凝土的机场炮弹,只要有坚硬夯实的土质跑道,斯图卡也能够进行起飞降落。

    这大大提高了斯图卡的使用率,自然的,也大大提高了联军士兵的伤亡数字。

    飞艇停下之后,郑森走下飞行吊舱的时候,又看了一眼鲲鹏。

    “大鸿胪,那东西现在还不能乘坐。虽然这东西快,从莫斯科到维也纳只需要两个小时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