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理论作用应该就和你说的戴森球差不多。” 机器人不用呼吸就是方便,马琪一口气说完这么多,连气都不带喘,甚至还能继续说下去。 “那你当时估计这东西会要修建多久?” 李晨追问。 这个问题有些难住了马琪,她先是自己思考了一会然后打开了自己面前电脑的资料库,左右翻找了一下。 她对比了一些资料,然后才比较确信的对李晨说: “我大概推算了一下按我们修托当前的科技来算,起码得建个一百年出头,至于你们,要是人手和飞船够,应该会快个二十年左右。” 马琪点点头。 “你按照什么算的,你不会是按照你们一亿多年前的水平来算的吧?” 李晨还有些不太敢相信,不可能就敲敲眼前的电脑,然后就能够得出一个大概时间。 “神经病啊,我按一亿多年前的水平来算,那时候才刚上月球,谁有本事去太阳边上修东西啊。” “这里是原来的月球基地,这群修托放弃月球基地也才一百多年,我当然知道现在的科技是个什么水平。” 马琪被李晨的话呛得有些上头,这种时候她才会有一种自己作为前辈,在教导一个有天赋但是还不成气候的后辈的感觉。 这句话很快就让李晨联想到了在观测站里发现的文件。 最后一份文件说的撤离命令,应该就是因为打算在太阳这里修戴森球才发出的。 一百多年前,人类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世界大战,或许这群修托人就是观测到了这一些,才得出了人类不可能登上太空的这一结论。 要是他们看到现在的蓝星,再看到站在月球上的李晨一行人,不知道又会作何感受。 眼前的戴森球的工期恐怕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,更悲观一点,甚至说可能是一个随时就能进入收尾的阶段。 这发来的加速命令,不只是对他们的催促,也是对李晨的催促。 要是真让他们将戴森球修完,纵使李晨有通天的手段,他也没办法救得了这个星球。 事关紧要,李晨最好赶紧找到去太阳边上的办法,就算是免不了一场战斗,这也是必须的事情。 “我们的新引擎研究得怎样了?” 超空间引擎的研究非常必要,李晨在系统中看到的进度是百分之七十多,但是还是会忍不住去问具体的状况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