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杨志武点点头说:“那我可得小心了,别一枪打中了地图,唉!你去的这会儿功夫,我怕他们察觉,只能一会儿开一枪,现在子弹所剩无几了!”赵安拿出一把手枪和几个弹夹,交给了杨志武,得意的说:“武哥,你看这是什么?我除掉那个日本人,当然会把他的枪和子弹带回来啊!我不会用枪,也不喜欢枪,这个王八盒子正好给武哥你用。” 日军的制式手枪叫南部十四式,俗称“王八盒子”,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名字呢?这个名字里包含着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与憎恶。众所周知,在中国民间语言里,“王八”这个词带有绝对的贬义。中国人用“王八”这个词,来表达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,在常理之中。那么为什么会给南部十四式半自动手枪,冠以“王八盒子”之名呢? 其一,在旧中国,老百姓通常把体重较小、用皮质枪套直接别在腰间的手枪,叫做“撸子”。而把体重较大、使用木质或皮质枪套,并用肩背带斜挎在肩上携带的手枪,叫做“盒子枪”。例如把驳壳枪称之为“盒子枪”、“盒子炮”等等。抗日战争中,日军普遍装备的南部十四式半自动手枪,绝大多数是使用皮质枪套并用肩背带,斜挎在肩上携带的,因此中国百姓自然称其为“日本盒子枪”。 其二,由于南部十四式半自动手枪的皮质枪套,在设计上为了能够携带备份枪弹和弹匣,枪套的盖子采用了圆形凸鼓面硬壳造型样式。远远看去,那圆鼓鼓的枪套盖子,还真的挺像王八盖子,所以南部十四式半自动手枪,就被中国抗日军民称为“王八盒子”。 杨志武接过赵安递过来的手枪和手雷,拿在手中仔细把玩了一会儿,叹了口气说:“日本人的王八盒子,是他们国家自己制造的。这枪最初设计得比较失败,比如撞针硬度不够,而且较脆,击发无力容易折断。射击的时候卡壳频繁,由于弹匣卡笋设计上的失误,导致射击时弹夹易脱落,还容易走火。用美国人的话说,甚至连自杀也无法保证,呵呵。据说八路军那边,就算没有枪没有炮,也不愿使用这王八盒子呢。” 杨志武又看了看自己的手枪,接着说:“可是,这毕竟是人家自己生产的手枪,经过几次改良之后,已经批量装备军队了。咱们国家呢?你看看我这把勃朗宁m1900,这是比利时的枪,军统特工的专用配置。军队里的军官,用的也要么是美国枪,要么是德国枪,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,才能用上中国自己生产的枪啊。两个国家的国力差距还是太大了,咱们要战胜日本人,任重而道远啊!” 杨志武眉头一皱,奇怪的说:“不对劲儿啊,安子!你说日本人没看到咱们,乱开枪干什么?他们又没带补给,会嫌子弹太多吗?”赵安一听,悄悄探头去看,正好看到副队长逃走的背影,忙对杨志武说:“武哥,他们有人逃走,估计是去搬救兵了。我去绕到前面,把他给干掉!你自己小心点,等我回来。” 赵安提着宝剑,使出轻功绕了一个大圈子,从破屋中人的视线之外赶到前面,追上了日军副队长。副队长从屋中逃出之后,低头猫腰逃了一会儿,直到出了步枪的射程,这才直起身来拼命狂奔。 他跑着跑着,突然觉得腿上一疼,一个跟头栽倒在地。赵安掷出金钱镖,击倒副队长之后,来到身旁卸掉了他的枪,用剑刃抵住他的脖子,这才开口说道:“我有三个问题,你如实回答,我就给你个痛快的。如果你不说,嘿嘿,我就让你尝尝没胳膊没腿,在这荒郊野外等死的滋味!”副队长自知必死,嘿嘿冷笑道:“这要看你问什么问题了,我们大日本皇军,都是不怕死的!简单的问题,我可以回答你,事关机密,我一概不知道!” 赵安说:“放心吧,我只是第一次逮住日本人,想过过审问的瘾。我问的第一个问题,你要是不说,我就砍掉你的胳膊;我问的第二个问题,你要是不说,我就砍掉你的腿;我最后的问题,你还是不说,我就砍掉你的那玩意儿,让你做个太监!你最好什么都别说啊,让我过过瘾!嘿嘿嘿……” 副队长被赵安吓的毛骨悚然,自他来到中国之后,从来都是他审问别人、折磨别人,这还是他第一次被人威胁。他虽然不怕死,但也不想死前被折磨,更不想先做个太监再死。副队长知道,此刻不能露出恐惧,他只好忍住心里的害怕,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说:“你问吧,能回答的我就回答你!” 赵安收起笑容说:“你这是要去哪里?”副队长一听,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没必要,自己明显是去搬救兵,这还用问么。副队长赶紧回答:“队长派我去丹阳县搬救兵!他们准备守住破屋,等待我搬兵来这里相救,这可是第一个问题啊!” 赵安说:“嗯,跟我猜的一样,你放心吧,我们中国人说话算数!不会像你们日本人,背信弃义!听着,第二个问题:里面还有多少个人?说具体一点!”副队长说:“我们小队一共十二个人,之前追捕逃犯时折损了一个,又被你们伏击打死两个。我出来之后,屋里还有八个人了。” 赵安点了点头,说:“嗯,还有最后一个问题,你们队长说的地图在哪?”副队长脸上出现为难的神色,他摇了摇头,闭紧了嘴不肯出声。赵安用脚踩住他的背,把宝剑慢慢挪到他的下体,沉声问道:“我最后再给你个机会,你到底说不说?”副队长猛烈的挣扎起来,但赵安正好踩在他命门穴上,他只觉得浑身酸软,用不上力气。 第(2/3)页